读书有感 – 钱钟书、杨绛的 “不愿去父母之邦”
因为《围城》的缘故,开始阅读钱钟书、杨绛的作品。钱先生的作品,除了这一部《围城》之外,剩下都是些学术作品,基本上读不懂。倒是杨先生的小说、翻译、杂谈,很适合闲暇阅读。尤其是《我们三》这部回忆家人的作品,读了又读,实在是真情动人,爱不释手。读到会心处,心头暖流涌动,读到伤心处,自己不禁潸然泪下,实在是一部好作品。
《我们三》、《听杨绛谈往事》、《干校六记》这三本书断断续续记载了钱钟书和杨绛年轻时求学国外,抗战期间毅然回国,国民党败退台湾时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反右、文革前后的一些遭遇,我读来有几个片段印象深刻:
- 1938年,钱杨两位尚在英国留学,国内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两位决定毅然回国,正如钱先生所说:
…… 我们将于九月回家,而我们已无家可归。我们各自的家虽然没有遭到轰炸,都已被抢劫一空。…… 我的妻子失去了她的母亲,我也没有任何指望能找到合意的工作(指国难期间),但每个人的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胞接连在一起的,我准备过些艰苦的日子。 ( … Still, one’s lot is with one’s own people; …)
- 解放战争后期,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知识分子,不知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不少人考虑过个人的去留,上海也不例外,平津解放以后更甚。人们经历了抗战,对物质生活艰苦已有体验,关心的是意识形态统治下的思想自由 …… 钟书和杨绛早就打定主意留下不走,如果选择离开,不是没有机会。曾任参加联合国教育文化会议首席代表,出席联合国教科文会议第一届大会代表团团长的朱家骅,非常赏识钱钟书 …… 钟书和杨绛心想自己是老百姓,无资产,只求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足矣,所以并不慌张。
- 文革期间钱杨两位下放干校,整日在田间忙碌,杨绛写到:
…… 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两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长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众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自己现在身居国外,亲人相隔。生活每有挫折,思乡之情难免。下一代渐渐长大,眼见他们离故国文化越来越远,有时又不免有失落之感。虽左思右想,也不能全然释然。对照钱杨二位,愧疚之情顿生。
Vim 技巧:在终端里使用鼠标
虽然今天图形界面已经是操作系统的标准,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还是在Terminal里面使用Vim,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无论是使用本地主机还是远程主机,Terminal界面都是一样的,但是图形界面就有各种坑和技巧,比如X11Forwarding,X11 Primary Selection,等等,通常不值得折腾。
虽然如此,作为图形界面的标准配置,鼠标也是非常方便的工具。特别是如果需要在Vim和其他程序之间拷贝少量文字的话,鼠标几乎是最方便的选择。当然了,如果数据需要好几屏幕才能显示,那就麻烦一些了。不过这些情况较少发生,遇到了多拷贝几次就行了。
我最近发现Terminal Version 的 Vim 也能够支持鼠标,只要在 .vimrc 中加入如下设置:
mouse=n
这下使用鼠标在同一个文件中跳来跳去,滚动文字,或者在多个窗口之间跳来跳去,可是比键盘方便多了,只是有一点,现在鼠标选定文字不工作了!郁闷了很久以后,终于发现可以按住Shift (Windows/Linux)或者Option(Mac iTerm2),或者Fn(Mac Built-in Terminal)然后再用鼠标选定就好了。另外顺便说一下,Windows/Linux/MacOS 毕竟历史悠久,像这种Vim Enable Mouse Support 以后如何使用鼠标选中文字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我后来又试了一下 Chromebook,里面的Terminal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历史积累不够呀。
Vim 技巧:交换 Escape键 和 Capslock键
我使用Vim编辑器已经二十多年了,恐怕还要一直使用下去。趁着新建了一个博客,热情正高,写一些vim技巧方面的文章吧。
Vim编辑器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交换键盘的Escape键 和 Capslock键。Vim里面Escape键使用的非常频繁,但是却离 home keys很远;与此同时,Capslock键就在A键旁边,却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因为绝大部分时候,使用Shift + <Key> 输入头几个字母,然后 Ctrl + N自动补全就好了。因此很多人都把键盘上的Escape键 和 Capslock键交换一下位置。下面说说在我使用过的几种操作系统里面的配置方法。
Linux
Linux可以通过配置xmodmap来实现交换,把下面的内容拷贝到 ~/.Xmodmap 文件中,然后重新登录即可。
remove Lock = Caps_Lock keysym Escape = Caps_Lock keysym Caps_Lock = Escape add Lock = Caps_Lock
Windows
Windows可以通过编辑注册表来实现交换。把下面的内容拷贝到一个名为 exchange.reg 文件中,然后双击即可。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ontrolSet001\Control\Keyboard Layout] "Scancode Map"=hex:00,00,00,00,00,00,00,00,02,00,00,00,01,00,3a,00,00,00,00,00
Mac
Mac 直接支持从System Preference中配置,见下图。
专门的键盘
有一些专门的键盘本身就支持对键盘进行配置,不需要修改操作系统中的配置。我自己现在使用的Kinesis 键盘支持Key Copy,所以直接把 Escape键复制到CapsLock键的位置上就可以了。顺便提一句,如果你一直搞程序员这个行当的话,买一个这种键盘是个不错的投资。
互联网上真是不安全
刚刚建好的Wordpress站点,马上就在日志里面看见有人从乌克兰不停的尝试登录,前后已经失败的几十次了。幸好女儿的账号选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密码,要不然现在可能已经悲剧了。
不过Wordpress的安全功能好像真的不错,我创建了新用户,把原来的用户都删掉了,然后又给新用户创建了nickname,这样帖子里面就只是显示nickname,别人就再也猜不出来我们的用户名了,那密码就更差的远了。
后来我又发现通过网页的HTML代码还是能够看到用户名,所有就使用了另外一个技巧,那就是创建两个帐号,一个管理员帐号,从来不发帖,一个编辑账号用来发帖。这样即使编辑帐号被黑了,管理员帐号还是能够回来收拾残局。
先就这样吧。当人们可以作恶而不被追究的时候,对于他们的道德底线永远不要抱任何幻想。
Protected: 自行车被偷了
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抱着一种恐惧的心理
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抱着一种恐惧的心理,虽然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种恐惧是完全适当的,但是很多时候,如果能够意识到这种恐惧,并有意识的克服它,那就要好很多。
我现在对于运行 Livegraph Full Cluster Load Test 就抱着这种心理,测试很大、很复杂,说不清楚里面有什么。以前也失败过好几次,希望这次一切顺利!
去中心的互联网
今天看了这篇讲互联网越来越集中于几个大的提供服务的企业的文章,很受刺激,于是决定从自我做起,开始互联网内容的去中心化。大公司包括苹果、谷歌、Fackbook 、微软还有 Amazon 对于平台的垄断,对于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利用实在是太可怕了,至于国内的公司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那就几乎没有下限了。
虽然我这个小小的个人网站可能做不了什么,但是最少是一个开始。
The new rubrik
Me and my brother both got a new rubrik today and started playing with them right away. Mine was a 3 by 3 and ben’s was 2 by 2. But our daddy helped us completing it in the end by searching on the internet. Anyway, it was fun and very hard to build.
Zoob building
Recently, my brother is interested in building zoob stuff. Zoob pieces look like this:
Here is a video showing him building a zoobbot.